嘉義市地方創生成果
「一座充滿活力、多樣、緊湊的城市,擁有處理問題的能力,也就擁有不斷再生的力量。」
一座宜居的城市,不只是由建築和街道構成,它更需要一股讓人們凝聚、交流、共同成長的能量。這就是為什麼地方創生變得越來越重要,它不只是建設空間,而是透過多元主題,讓大家一起討論、形成共識,激發出一座城市獨特的生命力。
近幾年,嘉義市發展得越來越有活力,市府與地方共同協力,透過「揪團」的力量,完成了一個個的精彩的計畫,嘉義市在「畫都」與「木都」之後,現在的它充滿了創意和韌性,正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可能。
「有事揪團」嘉義市地方創生共創輔導計畫希望成為這股「揪團」力量的催化劑,讓它成為嘉義市創生的活力。這次的計畫不僅邀請了嘉義的在地團隊,還以「設計駐村」為概念,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設計師們短期移居嘉義市,透過揪團共創讓更多的創意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,探索嘉義的無限潛力。
在這次的成果展上,展示了「揪共創」、「揪作伙」、「揪教育」、「揪踅街」嘉義市的四個「揪團」主題的地方實踐案例,並進行未來城市發展的討論。誠摯地邀請每一位市民,一同加入這場城市創新的行動!
「揪共創」 聚焦在「青年創業」與「地方創生」議題,以加速地方新創團隊成長為目標,協助媒合創業與團隊輔導資源,將嘉義市打造為青年實驗、實踐、實現的夢想基地,讓這座小城在創新與實踐中不斷成長。
揪共創案例:文創+1製造所、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、舊屋力、西市場、嘉有木屋、特色店家形象再造補助、有事青年節
「揪作伙」 聚焦營造宜居的城市環境,以共居與共創為核心,為長期或短期居住嘉義的人群創造更多社交與交流的機會,通過二地居社群活動、共居空間的設計,以及社群聚會,讓每位居民都能融入嘉義市的溫暖社群,體現一座宜居城市的真正價值。
揪作伙案例:嘉義美街 / 美物圖鑑計畫、願景館、"+1+1+1嘉義式"、Moly-嘉義共居空間再想像!、二地居游牧者計畫
「揪教育」以教育議題把嘉義市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這裡曾是木都與畫都,並擁有高密度的都市綠地,是一座可以居住的博物館!真切地感受這片土地的美與價值,同時讓學習場域能夠從教室裡深入到城市環境中,是嘉義市極具潛力的創生議題!
揪教育案例:1+Forest與木共好永續行動、大冒險嘉!-嘉義人的成年禮
「揪踅街」 是嘉義市這幾年最有活力的地方創生議題,透過多元主題的走讀,把文化故事和現代創意結合,帶領大家用全新的方式深入探索嘉義市的魅力與生命力。
揪踅街案例:舊監獄宿舍群、森林夜遊、東門町1923、在地領路人計畫、向日葵還是土鳳梨:陳澄波視角的當代詮釋、二通街角館營造計畫、二通圈生活節